11月17日,中航锂电于常州举行战略发布会。中航锂电董事长刘静瑜表示,中航锂电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并进行品牌升级,创立新中航形象“中创新航”,计划登陆资本市场,但具体时间并未公布。
同时,中航创新与华友、中伟、天奈、研一、中远海运、奇瑞汽车、合创汽车、东风襄旅、美国柯锐世、中化金茂、金风科技、西安隆基、波兰BMZ、法国FORSEE POWER和日本丸红等15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此外,刘静瑜还透露,中航锂电到2025年的产能规划将超过500GWh,并预计在2030年实同时现1000GWh的产能。
这是该公司今年第二次上调产能规划目标。今年6月,中航锂电元计划在2025年实现300 GWh的规划产能,新目标产能的设定较此前提高五成。这意味着中航锂电在未来不到5年内仍需大量的资金去扩充产能,由此IPO是其重要的募资途径。
中航锂电产能规划和落地的效率非常快。
5月31日,中航锂电官方消息,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项目投资正式落户武汉,规划产能20GWh。
5月29日,中航锂电与成都经开区签约投资280亿、产能50GWh的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项目。
8月,中航锂电与合肥市签署投资协议,将在当地新建年产能50 GWh的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产业基地。
11月,中航锂电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东北地区新能源产业集群,但暂未公布具体信息。
此外,中航锂电厦门一期项目亿投产,产能20GWh,二期项目预计2022年左右建成,产能为30GWh。
其常州基地合计规划产能70GWh(一期规划产能2.5GWh,二期规划6GWh,三期规划产能22GWh,四期规划产能25GWh);洛阳基地现有产能为10GWh。
截至目前,中航锂电在国内有六大基地,洛阳、常州、厦门、武汉、成都、合肥;在国内的研究院有常州、成都、深圳、上海等,海外基地和研究院也正在筹划和规划中,已签约落地产能达到了250GWh。
但面对持续高涨的市场需求,现阶段的产能是远远不够的,供需之间还存在较大的缺口。
GGII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20%以上,这将带动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1100GWh;储能市场也将快速启动,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416GWh,未来5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2.8%。
作为动力电池头部阵营企业,在下游需求持续高景气的状态下,中航锂电不断扩产,以期提前锁定TWh时代的动力电池市场供给。
随着中航锂电等动力电池厂商加速发展,市场竞争将不断加剧,对整个供应链的影响也将更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