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目标,统筹安排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坚持“一钱多用”,积极支持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煤炭消费清洁替代、循环经济助力降碳、低碳零碳负碳示范、碳达峰碳中和基础能力建设等方向。
其中,低碳零碳负碳示范项目方向涉及氢能:支持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应用。支持零碳园区、零碳运输走廊实现近零碳目标的供能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改造、工艺降碳改造等项目。支持绿色甲醇和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项目。支持规模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建设。
支持资金标准:
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项目、煤炭消费清洁替代项目、循环经济助力降碳项目、低碳零碳负碳示范项目等项目支持比例均为核定总投资的20%。
对于地方政府投资的碳达峰碳中和基础能力建设项目,东、中、西、东北地区项目支持比例分别为核定总投资的60%、70%、80%、80%。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项目原则上全额安排。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氢能生产消费规模突破3650万吨,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氢成为增长亮点,截至2024年底,全球累计建成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超25万吨/年,我国占比近一半,宁夏宁东等地规模化项目建成投产,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一期接网方案获批,“风光氢储”一体化发展模式初步形成。
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载体,氢能产业正从政策驱动转向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的关键阶段。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的施行,氢能被正式纳入能源体系管理,这进一步推动了氢能开发利用的积极有序进行,为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