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国务院参事室娄洪专家组一行赴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金鲁产业示范园区开展氢氧产业项目调研。西藏石油作为项目参与单位,委派副总工程师、新能源管理部经理邓雄伟到现场详细介绍西藏山南氢氧示范项目总体情况,并与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参事室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座谈交流。
具体来看,山南氢氧示范项目总投资2.5亿元,由光伏系统与制氢加氢站两部分核心设施构成,形成“光伏发电—制氢储氢—多元消纳”全链条闭环的格局。西藏石油作为中国石化唯一驻藏企业,积极响应山南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氢氧产业的政策号召,认真组织山南市氢氧产业示范项目建设,助力西藏首个氢能示范园区项目建设。与会人员围绕项目技术创新、运营模式及对西藏“双碳”目标的支撑作用展开深入探讨,一致认为该项目的落地将为高原新能源综合利用注入新动能。
当前,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已迈入关键提速期,而西藏属于最后启动氢能产业地区。早在2024年10月,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发布了《西藏山南市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氢氧产业试点工作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在交通领域之外,将在分布式发电、氢能供暖、医用制氧、富氢水等方面推动氢氧示范应用。
同年12月,西藏山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清洁能源项目管理有关工作的规定》的通知。其中提出,支持新能源装备业、制造业与新能源一体化开发,鼓励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鼓励离网发展氢氧产业、绿氨、绿色甲醇等新能源制造业。此外,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支持新能源消纳能力建设。
不难看出,12月的通知是山南市继在10月政策后,再次发布鼓励发展氢能项目,尤其是发展离网制氢、绿氨和绿色甲醇项目的政策。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两个政策具有交叉关系,属西藏地区部分地级市政策体系构建起点。在“双碳”目标下,西藏地区正在探索发展氢能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