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管道项目——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至京津冀地区氢气输送管道示范工程达茂旗至包头段首批50根埋弧焊直缝纯氢输送钢管,在位于河北秦皇岛的中油宝世顺公司下线。
具体来看,该管道由中石化新星(内蒙古)西氢东送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隶属中石化乌兰察布10万吨/年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管道全长约1145公里,途经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和天津,近期设计输氢量10万吨/年(远期50万吨/年),是目前国内覆盖区域最广的输氢管道之一,是推动绿氢规模化输送、探索氢能“制储输用”一体化商业运营模式的国家级试验示范项目。
近年来,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中油宝世顺公司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号召,致力于拓展氢能这一新赛道,不断推进产品绿色化进程。
在研发方面:公司充分发挥整体研发与制造优势,联合氢能用户、钢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管道设计单位等多方力量,共同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通过反复优化炼钢工艺和制管技术,企业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氢输送用直缝埋弧焊管。此产品采用先进的直缝埋弧焊技术,具有超高的纯净度和超细的晶粒度,有效降低了氢脆风险,确保管道在高压纯氢环境下的长期稳定运行。
在生产方面:公司严格遵循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检测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同时,充分发挥前期掺氢、纯氢输送管试制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和先进成型机的装备优势,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和流程。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首批纯氢输送管终于顺利下线,并成功通过各项性能测试和质量检验。
那么,长距离氢气管道是中国能源版图的大革新还是冒进之举?支持者会说:“只有先铺路,未来才有坦途”;反对者则称:“如果技术失灵或者市场不买账,这条管道会不会成为烂尾工程?”一切还需要时间、市场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