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中汽协发布汽车市场最新统计数据。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9万辆和90.4万辆。其中,燃料电池汽车产量100辆、销量10辆,分别同比减少21.3%、93%。1—9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量3000辆、销量3000辆,分别同比增长25.2%、37.3%。
2023年,光伏退补已5年,电动汽车正式退补第一年,政策层面需要找一个未来的经济增长点进行培育,氢能产业,正是未来之选。
具体来看,氢燃料电池是一种以氢气为燃料,通过与氧气进行反应产生电能的技术,而且使用该技术所产生的唯一废气是水。与传统的汽油、柴油车辆相比,氢燃料电池车具有零排放、低噪音、高效率等特点。除此之外,因为氢气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因此也可以提供更长的行驶里程。
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为主的新能源汽车进入渗透率爆发期后,下一个会不会是燃料电池乘用车?
4月,宝马iX5氢燃料电池车也出现在上海车展上,并计划在今年年内将测试车队引入中国;
5月,新能源汽车国家重点专项“乘用车用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电堆及发动机技术”项目启动。由国氢科技主导的“氢腾-S”系列乘用车燃料电池产品将于2025年率先在一汽红旗红旗H5上实现量产;
6月,国家电投“氢腾”燃料电池配套200辆氢能车辆交付及新订单签约仪式在中国车谷武汉经开区举行,200台搭载“氢腾”品牌燃料电池的东风氢能车辆正式交付并投入运营。
“2025年会是一个拐点。”业内人士表示,在技术降本的大前提下,随着燃料电池系统和氢能储运系统批量化带来的价格下降,和燃油车使用成本的增加,两者效应叠加,氢燃料电池车辆有望能与燃油车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相当。
然而,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还面临挑战,例如氢气供应链建设、储氢技术、安全性等问题,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其未来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整体而言,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在未来有望在特定应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可持续能源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