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退出
主页 > 电池制造 > 燃料电池 西北首个!光储氢热综合应用示范项目上“新”

西北首个!光储氢热综合应用示范项目上“新”

8月11日,甘肃张掖市光储氢热综合应用示范项目正式建成,并具备制氢能力。这将是中国西北地区首个光、储、氢、热综合应用一体化项目,把外送之余的新能源电进行存储,并在“风光无限”的河西走廊探索绿色氢能多元应用。

具体来看,该项目由中国能建所属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建集团装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44亿元人民币,建设内容包括1000兆瓦光伏发电以及储能、氢能、综合加注站等。

对此,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罗必雄表示,该项目将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氢能在交通、发电、供能、工业等多领域全场景示范推广应用,带动张掖市全产业链技术进步与产业规模化、商业化发展。未来将推动电能与氢能、储能与电能等融合发展。

随着光伏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通过绿色电力制取氢能正在成为未来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间歇性的重要方式,“绿氢”逐渐受到光伏等新能源行业的关注。

2023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在《“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充分发挥大规模新型储能作用,通过‘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多能互补模式,促进大规模新能源跨省区外送消纳,提升通道利用率和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此后,内蒙古、新疆、宁夏多地开展风光储氢示范项目建设,产业热度空前。

不过,也有部分业内人士指出,不要盲目追随,而要掌握适合自己公司发展的业务和节奏。“无论是风电、光伏,还是储能、氢能,都要考虑怎么让它们互相配合,怎么让清洁能源份额变得更大、更稳,而不能让各能源品类之间造成无谓的内耗。”

整体来看,到2025年,我国需要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万—200万吨/年。

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

到2035年,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氢能行业发展壮大已是必然。


中国电池工业网是全国电池综合门户网站、专业媒体。提供最新的动力电池、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视频、图片等内容,电池评测,电池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专注于电池行业、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致力成为中国锂电池的重要元素和主流媒体。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821865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dcgy2018@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