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退出
主页 > 电池制造 > 燃料电池 央视关注:11个氢能项目和16家氢能企业都有谁!

央视关注:11个氢能项目和16家氢能企业都有谁!

据第一氢能与燃料电池获悉,近日,央视财经进行了“氢”装上阵“绿氢从何来”、“绿氢在路上”和“绿氢往何方”三大全民科普系列报道。全面展现了现阶段我国氢能产业链发展,并对氢能未来进行了深刻探讨。

一、绿氢从何来

对广州南沙氢电融合智慧能源站项目、德阳小虎岛示范项目、新疆库车示范项目、东方电气垃圾制氢项目等进行了参观采访,并对康明斯恩泽、阳光电源、阳光氢能、隆基氢能、国家电投等氢能企业进行了同步采访。

图片

二、绿氢在路上

对中石化“西氢东送”管道工程、辽宁全国首个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和氢枫能源的镁基固态储运氢车项目等进行了参观采访,并对厚普股份、中科富海、上海石化等氢能企业进行了同步采访。

三、绿氢往何方

对嘉兴氢能港燃料电池运营项目、四川德阳小虎岛示范项目、江苏无锡固定式氢燃料电池发电项目、嘉兴港区兆瓦级氢能分布式发电站项目等进行了参观采访,并对国氢科技、重塑集团、上海石化、中材科技等氢能企业进行了同步采访。

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方式,我国已经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在制、储、运、加、用等全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300家,氢能的产业链显现,产业周期开启。

上游方面

电解槽是电解水制氢的核心设备,存在技术壁垒,其关键材料当前主要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但国内电解槽企业实力强劲、新能源公司积极入局,推动绿氢降本。

欧洲和中国引领了全球电解槽的产能,占比分别为44%和36%,到2025年时,欧洲与中国的电解槽产能合计将占到全球的68%。

中游领域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加氢站的数量居世界第一,目前全国已建成的加氢站数量超过350座,约占全球总数的40%。

4月16日,中石油宣布用现有天然气管道长距离输送氢气的技术获得了突破,氢能规模运输难题已破解。这意味着,一条管道可以同时运天然气和氢气,为中国今后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远距离氢能运输提供了技术支撑。

此外,中石化也于日前宣布,“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管道全长400多公里,是中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纯氢输送管道。

下游应用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工业领域对绿氢需求的确定性是较高的,石油、化工、钢铁等行业面临的碳减排压力较大,因此这些企业具备更强的脱碳需求,也更加愿意使用绿氢。

根据预测,在2020—2060年间,使用氢能有望实现超过200亿吨的累计减排量。

随着风光电成本的进一步下降,以及碳排放成本的上升,绿氢将逐步展现其价值,尤其是风光电基地调整项目投产后将极大促进绿氢产业发展。

未来,绿氢将成为我国绿色低碳社会实现的重要载体,预计小规模工业用氢储运、绿氢制化学品、氢冶金、交通用氢能、氢储能和发电、天然气掺氢领域将成为氢气新的增长点。


中国电池工业网是全国电池综合门户网站、专业媒体。提供最新的动力电池、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视频、图片等内容,电池评测,电池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专注于电池行业、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致力成为中国锂电池的重要元素和主流媒体。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821865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dcgy2018@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