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一氢能与燃料电池获悉,4月5日,日本政府透露,随着全球市场对氢燃料的竞争加剧,日本将在5月底前修改其氢战略。未来15年内吸引约15万亿日元(约合1130亿美元)公共和私人投资,加快氢能发电商业化进程。
岸田文雄首相当天在首相官邸召开的会议上表示,政府此前的氢能供应量目标是2030年300万吨、2050年2000万吨,此次新加入2040年的数值目标提高到1200万吨。
2017年,日本政府敲定“氢能基本战略”,其中提出了汽车、巴士等扩大氢能利用的目标,还包含到2030年实现氢能发电的商用化等内容,但进展不如预期。与此同时,岸田文雄提到了美国和欧洲的大规模氢气投资,他表示,日本将与澳大利亚、中东和亚洲合作,加快铺设供应链。
作为一种理想的绿色清洁能源,氢能具有可再生、无污染、高效、安全等优点,已被全球各国认定为能源转型的一条可行技术路线并寄予厚望。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在内,全球已经有超过20个国家及联盟发布或制定了《国家氢能战略》,我国也将氢能正式纳入国家能源战略体系,并明确了政策鼓励的应用场景和领域。
图片
2019年11月,《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推动氢能产业创新、集聚发展,完善氢能制备、储运、加注等设施和服务。
2020年6月,《2020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稳妥有序推进能源关键技术装备攻关,推动储能、氢能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制定实施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开展关键技术装备攻关,积极推动应用示范。
2021年10月,《“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实施绿氢炼化、二氧化碳耦合制甲醇等降碳工程。
2022年3月,《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因地制宜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探索氢能技术发展,加快新型储能、氢能等低碳零碳负碳重大关键技术研究。
2023年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国家标准GB/T29729-2022
《氢系统安全的基本要求》,该项标准针对氢系统中的危险因素,分类介绍了泄漏和渗漏、与燃烧、压力、温度有关的危险因素、与固态储氢有关的危险因素、生理危害等。同时,从基本原则、设计风险控制、氢设施要求、检测要求、火灾和爆炸风险控制、操作要求、突发事件等方面规定氡系统风险控制的相关要求。
毫无疑问,作为我国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战略选择,氢能“炙手可热”。
设今后或将开启更快的加速度,并助推我国2023年氢能产业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