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不久前,宜春市生态环境局披露了《江西钶智新能源年产1万吨碳酸锂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拟批准公示》,又一企业对现有项目做出调整。
项目主要变更内容包括以下6个方面:
保留钶智厂区待建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生产线部分产能,卤水产能减少为72371.01t/a;对原坤亮厂区锂云母焙烧生产线进行改造并新增2条回转窑,该生产线年产卤水281121.31t/a;对原钶智厂区锂云母焙烧生产线进行技改,由锂云母原料改为锂辉石原料,新增1台酸化窑,该生产线年产卤水26111.1t/a;碳酸锂生产线将除杂工艺由中和除杂改为除铊+净化除杂+树脂除杂,后续制备碳酸锂、钾钠盐过程沿用现有工艺;新增1条铷铯盐生产线,年产铷铯盐130t;淘汰10000t/a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能及生产线。
项目技改完成后,可实现电池级碳酸锂10000t/a、磷酸铁4000t/a、碳酸铷100t/a、碳酸铯30t/a,副产品包括氟化钙11000t/a。
江西是全国锂云母资源的主要富集地。其中,宜春已探明氧化锂储量约517.42万吨,氧化锂品位0.4~1.6%之间。
此外,宜春还是是国内最早规划布局锂电产业的区市之一,通过完善锂电新能源产业体系、探索碳足迹标识认证协作机制、创新政策保障机制等方式,宜春锂电产业吸引了大量投资与合作,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2021年以来,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赣锋锂业头部电池企业先后布局宜春,成功构建全流程、全要素的锂电新能源产业链条,覆盖锂资源开采、浮选、冶炼等上游,锂电池材料及锂电池制造等中游,锂电池应用及回收等下游各主要环节。
具体到锂盐环节,2024年该市碳酸锂实际产能约50万吨,产能利用率接近50%,产量约为23万吨,同比增长42%,占全国总产量的33%,居全国第一位。
“从经济角度看,锂云母优势并不大,但它能助力中国实现自给自足。” 分析师认为,中国必须让锂云母体系运转起来,即便它并非品质最优或成本最低的锂矿资源。
目前,我国已经攻克江西等地区锂云母提锂技术难题,解决了锂云母含锂量较高但提取复杂、成本较高问题,提高了利用率、经济性,成为锂资源重要增长点。实现锂资源自主可控,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