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法恩莱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位于安徽安庆市的年产15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一期工程正式投产。
通过持续布局,法恩莱特已经在全国规划了山东、河南、安徽、湖南、广西五大生产基地。
现有项目全部投产后,法恩莱特的电解液整体年产能将达52万吨,跻身国内电解液行业产能第一梯。
电解液作为动力电池四大关键材料之一,随着全球及国内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行业快速发展,我国电解液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
据统计,电解液方面,2022年中国电解液产业新增签约落地33个投资扩产项目,2025年预计电解液出货量200万吨以上,对应产值接近1000亿元。
但在全产业链加速扩产的情况下,未来电解液可能面临产品价格下行、行业整体产能过剩的风险。
事实上,在市场需求爆发、大客户倒逼,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四大主材环节中的所有玩家都走上了产能扩张的竞赛之路,产能过剩的风险也不仅仅存在于电解液领域。
目前在正极材料方面,全球正极材料厂商已公告的拟扩产项目规划总产能超1100万吨/年。负极材料方面,多家机构数据显示,多家企业的行业规划产能已超过600万吨。
在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相关材料的产能提升以及产能过剩等问题将得到市场的长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