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午,四川遂宁高新区与铜陵市华创新材料有限公司举行锂电项目线上签约仪式。华创新材计划在遂宁建设年产10万吨超薄锂电铜箔项目,总投资约90亿元。
资料显示,华创新材是华友集团旗下一家专业从事锂电铜箔研发与制造的企业,目前国内有安徽铜陵、广西玉林、江西南昌三大生产基地,浙江衢州、内蒙古鄂尔多斯等新建生产基地正在规划中。
受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带动,锂电铜箔需求保持着稳步增长的趋势。行业机构预测,2022年全球锂电铜箔需求量可达38.75万吨,2025年全球锂电铜箔需求量将达到76.82万吨。
但在供给方面,铜箔生产核心设备采购周期较长,新增产能大规模投产需要3-4年时间。供给不及需求,自2021年开始动力电池铜箔缺货逐渐明显,随着相关企业扩产的加速,预计未来几年锂电铜箔整体供给或将出现小幅改善,但仍将维持紧平衡状态。
此外,锂电铜箔极薄化也成为重要趋势。铜箔根据厚度不同,可以分为极薄铜箔、超薄铜箔、薄铜箔、常规铜箔和厚铜箔,其中极薄铜箔厚度在6μm以下,超薄铜箔厚度在6-12μm左右。超薄铜箔有助于提升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在一定条件下,铜箔越薄能量密度越高。
当前,6μm铜箔已成为下游电池厂主流选择,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国内主流电池厂都在积极引入,铜箔企业也开始产品转型。
据业内人士透露,铜箔越薄,生产难度越大,但在市场上越抢手。据介绍,6μm锂电铜箔的加工费为每吨4万元,而4μm锂电铜箔的加工费至少是每吨6万元,相比起来附加值提升50%。
需求与利润双重影响下,铜箔极薄化趋势仍将延续,4.5μm锂电铜箔整体的渗透率或将迎来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