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间,厦门钨业发布2021年业绩快报。快报显示,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18.42亿元,同比增长67.91%;实现净利润11.79亿元,同比增长92.04%。其中,电池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59.13亿元,同比增长约93.68%,实现利润总额约为6.41亿元,同比增长约130.32%。
据了解,在电池材料领域,厦门钨业主要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贮氢合金粉负极材料。随着锂电池需求的增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高增长,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市场需求近几年保持高速扩张,厦门钨业进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的时间较早,拥有较强技术优势、业务规模优势、市场和客户优势。
近年来,动力电池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相关企业在正负极材料领域也是不断加码。
数据显示,2021年在正极材料及上游原材料领域,共公布了91个投资项目,公布的产能数字总计1239.7万吨,投资总额约2277.08亿元。2021年共公布了有23个负极材料扩产项目,总投资为552.93亿元,合计194万吨产能。
尤其是在三元材料领域,三元材料因其能量密度高、寿命长等优势,成为行业未来主要发展趋势之一,因此三元材料领域竞争激烈。厦钨新能、杉杉股份、当升科技、容百科技、振华新材、贝特瑞等行业龙头企业纷纷抢占市场。
厦门钨业子公司厦钨新能在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领域也是动作频频。
9月16日,厦门钨业发布公告称,下属公司厦钨新能与雅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已正式签署《锂离子正极材料项目投资意向书》。计划在雅安经开区投资建设锂离子正极材料项目,预计投资意向不低于100亿元,投资建设1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6万吨三元材料项目等,总用地面积约1000亩。
10月,厦钨新能与中伟股份也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自协议签署之日至2023年12月31日,双方预计四氧化三钴产品的供需量约为20,000—25,000吨/年;三元前驱体产品的供需量约为15,000-35,000吨/年,具体采购数量和采购价格以双方签署的采购订单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