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介绍,蜂巢能源第二代L600短刀片磷酸铁锂已经完成开发,预计将在2022年Q3实现量产。
蜂巢能源第二代短刀片磷酸铁锂电芯规格与第一代相同,但单体容量提升至196Ah,能量密度超过185wh/kg,体积能量密度超过430wh/L,属于行业领先水平。
基于该电芯,可实现A级车型550km续驶里程,并可以实现在高能量密度下1.6C快充,满足30min充电80%以上。
目前,蜂巢能源正在规划新建的磷酸铁锂电池项目中,能量密度都将达到180wh/kg以上。
在动力电池市场整体缺货的状态下,相比于三元电池,产能条件更完备的磷酸铁锂电池高度景气。
数据显示,2021年7月,国内三元电池产量8GWh,占总产量46%,同比增长144%,环比增长8.6%;磷酸铁锂电池产量9.3GWh,占总产量53.8%,同比增长236.2%,环比增长20%。
装车量方面,2021年7月我国三元电池装车5.5GWh,同比上升67.5%,环比下降8.2%;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5.8GWh,同比上升235.5%,环比上升13.4%。
这是磷酸铁锂电池首次在装车量方面领先于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厂商已进入扩产周期。
10日晚间,磷酸铁锂龙头企业德方纳米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2676.80万股A股股票,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2亿元。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将用于年产11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不久前,力神电池项目落户无锡,规划建设24GWh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将分两期建设,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二期分别建设12GWh产能 ,项目计划于2022年启动,预计2023年底一期建设完成,全部达产后预计年销售达150亿元。
国外企业方面,9月有消息称,LG能源解决方案公司有望最早在2022年建设一条磷酸铁锂电池试验生产线,电池为袋型软包电池,与中国企业生产的棱柱型和圆柱型电池区分开来。
报道中提到,其母公司LG化学也将参与此项业务,可能会与中国合作伙伴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为LG供应生产磷酸铁锂电池所需的原材料。
11月15日,当升科技公司与韩国锂电巨头SK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意SK(或其关联公司、投资主体)以不超过30%的股权比例投资当升科技欧洲新材料产业基地(以下简称“欧洲项目”),并在韩国设立合资公司,如有必要另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合作发展正极材料业务。同时,双方同意在磷酸铁锂业务上开展合作。
目前,磷酸铁锂行业产能翻倍式的增长业内人士认为,2022年磷酸铁锂仍然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产能过剩何时出现则需视供给端产能释放节奏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