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9月15日报道,根据北京最新的行动方案,中国准备到2027年将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提高近一倍,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据报道,中国新型储能规模已居世界第一。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近9500万千瓦。根据该行动方案,预计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1.8亿千瓦以上。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的方案指出,促进新型储能应用场景拓展,推动在沙漠地区和退役火电厂场地等开展项目。
方案还提到发展多元技术,包括压缩空气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和氢储能等。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双碳”目标引领下,新能源快速发展,作为重要的灵活性调节资源,新型储能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客观需要。
在这份最新行动方案出台之际,中国储能行业正迎来国内外买家日益增长的需求。
根据英富霖咨询公司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实现出货规模240.21吉瓦时,同比增长106.1%,且全球出货量前十强企业首次全部由中国企业包揽。前十强合计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91.2%。
该行业上市公司的股价上扬,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和阳光电源的股价15日上午创新高。
中信证券分析师表示,不断增长的需求源于对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增加、锂电池成本下降,以及随之而来的储能经济竞争力增强。
与此同时,自今年2月以来,有关部门允许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使储能成为一种更有利可图的选择。
华泰证券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认为,该行动方案对未来储能装机给出了明确规划,并理顺了独立储能的盈利模式,有望促进国内储能行业长周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