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由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国内首批以城市厨余垃圾为原料的绿色甲醇,在海南洋浦港成功完成对国内首艘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的加注作业。
而就在前一天,中国海油化学生产的国内首批以城市有机垃圾为原料绿色甲醇产品在富岛公司装车启运,实现商业化交付。这意味着,中国海油化学绿色甲醇产品成功实现了从生产、销售到商业化运营的全产业链贯通,开创了“中国船用中国醇,中国港口加注”的绿色航运新范式。
与此同时,中石化中海燃供发布了其绿色新能源产品的全新LOGO标识。在活动现场,海南省副省长邹广、中远海运集团副总经理张勇,现场见证“中远海运洋浦”轮首航洋浦港和首次绿色甲醇加注,并为中石化中海燃供新能源产品全新LOGO揭牌。
具体来看,“中远海运洋浦”轮是国内首制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由中远海运集团所属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建造,船舶总长366米、型宽51米,最大装箱量16136TEU,由中远海运集运运营,部署在远东-美东航线上。本次加注的绿色甲醇,其原料并非来自传统化石能源,取自城市餐厨垃圾、动物粪便等废弃物发酵产生的沼气,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幅降低。
中远海控、中远海运集运副总经理秦江平表示,该轮在船舶制造领域实现了“国内船东第一单、国内船厂交付第一艘、国产甲醇主机第一次实船应用”的三个历史性突破,凭借创新设计的超大甲醇储存舱,可单航次完成跨太平洋航行。在多个“第一”和“首例”的叠加下,充分验证了“中国船+中国绿色燃料”的可行性,也展现了中远海运集团从船舶设计建造到绿色燃料供应的全链条自主能力。
中石化中海燃供总经理秦岭表则指出,“绿色甲醇的应用是航运业低碳发展的重要选择。此次加注的绿色甲醇,以海南城市垃圾沼气为原料,全流程符合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标准,实现了从城市废弃物到绿色能源的转变,彰显了海南自贸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