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国家管网对外宣,国内首次全尺寸掺氢天然气管道封闭空间泄漏燃爆试验成功实施。这次实验选用323.9毫米管径管道,最大掺氢比例为30%,是我国最大尺度的管道掺氢天然气燃爆试验。
国家管网集团研究总院新能源储运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彭世垚表示,“试验通过获取封闭空间燃爆压力、火焰温度及长度等参数,确定管道掺氢输送可接受比例,为建立掺氢天然气管道安全标准体系提供数据支撑。”
所谓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其实就是将氢气与天然气进行不同比例混合,再利用现有天然气管网进行输送。掺氢天然气可被直接利用,也可以将氢和天然气分离后单独使用。
数据显示,我国现阶段天然气掺氢利用的比例为3%,欧美部分国家天然气掺氢运输最高比例已经达到20%。足以见得该成果意义重大,填补了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掺氢燃爆验证试验的空白,为实现天然气长输管道掺氢输送技术自主可控奠定了基础。
业内人士指出,在未来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大背景下,能源系统应以氢能替代为主线,构建以“绿电+绿氢”为核心的能源系统,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从源头上解决碳排放问题,是实现低碳甚至“零碳”排放的一条途径。
天然气掺氢技术不仅能够大规模储存氢能,还能降低天然气利用过程的碳排放强度,和新建纯氢管道相比,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可大幅降低投资成本,因此将氢气掺入现有天然气管网实现“输送”与“利用”是打通传统天然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桥梁。
研究报告显示,发展天然气掺氢技术能够带动氢能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预计2030年,通过天然气管道掺氢可具备消纳绿氢150万吨的能力,天然气管道掺氢储能规模达到抽水蓄能的五分之一,全产业链年产值将达到500亿元。
正是看到氢能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目前,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央企业已经在布局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链,加速突破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材料及核心技术设备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