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退出
主页 > 产业链 > 储能 全球首座百兆瓦时级数字储能电站通过验收

全球首座百兆瓦时级数字储能电站通过验收

近日,我国在先进电力储能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球首座50MW/100MWh数字储能电站在内蒙古三峡乌兰察布绿色电站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在规模化电化学储能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方面迈出关键一步。该电站作为“大规模先进电力储能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核心工程,不仅是目前全球容量最大的数字储能电站,也以其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技术(DRBN,Dynamic Reconfigurable Battery Network)和智能运维系统,为行业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径与运行范式。

自2024年6月并网以来,该数字储能电站已稳定运行15个月。运行数据显示,电站累计充电量达1516.83万千瓦时,放电量1390.32万千瓦时,系统整体能量转换效率平均值为91.03%,最高达92.26%,显著高于国家标准对锂离子储能系统效率不低于83%的要求。

在经济性方面,该电站展现出优异的调度响应与利用能力。全年等效利用系数达22.18%,显著高于2024年电源侧储能行业平均的16.14%。在参与电网调峰与电价套利中,电站实现经济收益约810万元,验证了数字储能在实际运行中具备良好的投资回报潜力。

该电站核心技术为“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技术”,通过高频电力电子开关与智能控制算法,实现电池模组毫秒级动态投切与路径优化,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储能因电池一致性差异导致的“木桶效应”。

2024年至2025年运行数据纵向对比显示,系统在一致性管理方面进步显著:模组压差平均值下降75%,最大值下降79%;充放电过程中单体最高温度平均值降低17%,模组温升平均值降低32%。电压、温度、SOC等关键一致性指标评分全面提升,模组电流一致性得分更是从96.2提升至99.88,展现出卓越的均衡控制能力。

项目验收专家认为,该示范工程成功验证了数字储能技术在安全性、能效与经济性方面的综合优势,其动态可重构架构与智能运维系统为大规模电化学储能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在提升电网对新能源消纳能力、增强系统灵活调节性能方面,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项目团队已着手推进该数字储能技术的转化与推广。随着更多项目落地,这项源自中国的原创技术有望成为推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力量。


中国电池工业网是全国电池综合门户网站、专业媒体。提供最新的动力电池、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视频、图片等内容,电池评测,电池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专注于电池行业、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致力成为中国锂电池的重要元素和主流媒体。
上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821865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dcgy2018@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