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退出
主页 > 产业链 > 储能 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储能将从规模扩张转向质效优先

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储能将从规模扩张转向质效优先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新型储能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如火如荼。储能技术作为关键支撑,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和飞速的发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稳步前行。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不完全统计,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达42.46吉瓦/109.58吉瓦时,同比增长99.17%(功率)和129.56%(容量),首次超越抽水蓄能,成为电力系统第二大灵活调节资源。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成就背后,是政策驱动、技术创新与全球布局的协同发力,也是中国储能产业从“野蛮生长”向“理性繁荣”转型的缩影。在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背景下, “十五五”期间,我国储能将从规模扩张转向质效优先。

新型储能已成为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首次将新型储能纳入法律体系,明确其作为电力系统“关键调节资源”的法定地位。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原定2025年装机目标为30吉瓦,但实际完成率已超248%,累计装机达74.66吉瓦,远超预期。2024年发布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动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中央财政安排20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储能技术攻关,撬动社会投资超过5000 亿元,为储能产业技术研发和项目落地提供了强大资金保障。”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表示,政策工具箱进一步充实完善,工信部、国家能源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实现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是国家能源局首次实施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工程,32个项目获得资金支持。

王泽深表示,在政策红利的强劲推动下,去年我国在储能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是储能新增装机容量占全球增量的60%以上;二是产业投资总额突破1.2万亿元;三是年产值增长率高达65%。此外,我国锂电池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更是攀升至93.3%。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系统中心副主任刘坚指出,“十五五”时期,新型储能市场仍然有较大增长空间,“十五五”期间预计储能将迅速增长。去年新型储能增量已超过40吉瓦,如果未来六年维持这一增长速度,即使不考虑额外的增量增长,累计装机总规模也将超过300吉瓦,体量远超预期。

“未来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在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上的占比必将超越传统能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确保新能源电站的网侧特性能够与传统能源相媲美。”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付金建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然而,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的特点,这使得未来电网对储能的需求不可或缺。尽管储能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起伏,但从整体趋势来看,储能未来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光明的。尤其是我们进行了大量现场实证测试,成功实现新能源场站黑启动、孤岛带负荷稳定运行、多机振荡致稳控制,通过协调控制及灵活调度实现场站级的同步机运行特性,助力新能源早日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主力电源。

业内认为,2025年,新型储能产业政策导向将由“建”转入更具体的“用”,各地将持续强化促进并网和调度运行的举措,建立健全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以保障新型储能合理高效利用,全力拓宽储能收益能力。


中国电池工业网是全国电池综合门户网站、专业媒体。提供最新的动力电池、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视频、图片等内容,电池评测,电池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专注于电池行业、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致力成为中国锂电池的重要元素和主流媒体。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821865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dcgy2018@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