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管网集团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管网储能”)在上海成立,公司法人代表赵罡,注册资本50亿元。
工商信息显示,这家公司为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管网”)全资子公司,业务包括矿产资源勘查、建设工程设计、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和报告编制服务、储能技术服务、货物进出口、非食用盐加工等。
国家管网集团董事长张伟表示,在上海成立储能公司是着眼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聚焦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加快优化业务布局,深化新型储能合作,加强区域能源保障,共同推动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和现代能源交易体系建设。
这一大笔投资,在油气行业引发极大关注;与此同时,也有业内人士对这一动作是否涉及“参与竞争性业务”提出质疑。
按照已披露的规划,管网储能将加快建设油气基础设施,全面融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全力保障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能源安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同时,依托上海科技创新和人才优势,加快开展储气、储氢、储二氧化碳、储空气等技术研究,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国家管网成立于2019年12月9日,注册资本5000亿,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总部设在北京。
刚刚成立的时候,国家发改委曾表示,将加强自然垄断环节监管,确保国家管网集团聚焦主业,专注油气输送业务,不参与油气勘探开采、进出口、生产销售等竞争性业务。
有行业人士向华夏能源网透露,国家管网集团在成立之时,就已经掌握了部分储气能力,并承担了10%原本属于上游企业应承担的储气义务。由此来看,国家管网集团成立储能公司也并非参与竞争性业务。
截至2022年底,国家管网集团已建成储气能力120.1亿立方米,占全已建储气能力的37.5% ;建成8座地下储气库,权益工作气量100.7亿立方米;建成7座LNG接收站,储气能力约19.8亿立方米,总接收规模 3060万吨/年,储气库注采量超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4% ;全年LNG加工量超1450万吨。
其中,中国首座盐穴储气库——金坛储气库,规模为亚洲第一;位于河南濮阳的文23储气库为中国中东部地区最大的天然气储气调峰设施,设计总库容103亿立方米。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在国内油气行业,除了国家管网,“三桶油”在储能行业也均有布局。其中,中石油储能业务倾向于储能电池、系统集成及充换电;中海油倾向于储能系统集成;中石化则主要做储能设备、充换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