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比2021年底增长110%以上。
在全国新型储能装机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4.5%、压缩空气储能2.0%、液流电池储能1.6%、铅酸(炭)电池储能1.7%、其他技术路线0.2%。
当前,我国正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型储能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也进一步明确了储能发展目标和细化重点任务。
财通证券预计,到2030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有望达到150GW,根据2小时配置时间测算,全面市场化储能空间将会超过1.2万亿元。
多重利好下,储能俨然成为一个充满潜力的赛道,跨界进入这一市场的企业也不断增加。
2022年8月,工程机械巨头三一集团在长沙成立三一锂能有限公司,业务包括电池制造、储能等,正式宣布进入锂电与储能赛道。
2022年10月,专注教育领域的ST开元于公告,子公司长沙麓元能材携手另外三家公司共同出资设立长沙开元商业储能有限公司(暂定名)。
除锂电池外,近期十分火热的钠电池也有望成为储能领域的新秀。
随着各方在纳电上的研发投入纳电研发进展快速,钠电池技术及材料逐步具备产业化的可能,预计未来钠电池首先取代铅酸电池,并逐渐切入A00级电动车和储能领域,2025年钠电池全球需求超100GWh,成为锂电池的一个有效补充。